哪里有瓶頸制約,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。
今年以來,臺北投資公司把改革作為破解公司發展瓶頸的“萬能鑰匙”,全力攻難點、疏堵點、抓重點、創亮點,圍繞“知難而能進、擔難盡責任、克難有妙方”解放思想大討論,掀起新理論解放思想熱潮。近日,臺北投資公司考核辦到各單位開展調研工作,進一步了解基層單位、項目部今年以來改革創新成效、成果,推動公司高質量加速度發展。
來到環衛分公司,該公司負責人劉元兵向我們介紹了一季度完成情況:“一季度我們環衛分公司指標收入 570萬元,實現垃圾清運收入 20.7 萬元。自整體承包以來,我們根據公司面臨的困難和實際,廣泛開展在“三難”解放思想大討論中,通過形勢任務教育、技能比武、談心談話等方式培養員工愛崗敬業、奉獻精神,促進高標準完成環衛保潔任務。”
各司其職“干”出環衛新風貌
“自環衛分公司整體承包以來,圍繞公司‘思想再解放、轉型再加力、十年再出發、誓奪首季開門紅’一季度勞動競賽主題,我們在一季度開展了一次內部大練兵活動,開展小指標勞動競賽,充分調動各班組再攻堅、再克難、再發展的積極性。廣大干部職工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,各司其職,精神面貌煥然一新,大家干勁十足。尤其體現在三月初的一次河道突擊整治活動,當時接到市環保局、開發區的緊急任務,要求對墅港河沿線河道進行環境治理。為了展現環衛整體承包的新面貌、新氣象,環衛人克服重重困難,共抽調6個班組全體人員和黨員超60人投入戰斗,大家凝心聚力,團結一心,現場沒有一絲怨言、沒有一絲懈怠、沒有一絲放松,只有黨員的帶頭沖鋒、職工的發力吶喊。”環衛分公司負責人劉元兵激動地說道。“以前班組長安排班組人員做好路段,自從整體承包后,班組成員的責任心也得到了大大提升,他們的心態也發生了轉變,以前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地干活,現在是有,這一塊兒我干不好,可能面臨‘下崗’局面,使得他們干起活來特別帶勁,有時路況不好時,都自愿地留下來進行打掃,確保路況干凈整潔”保潔班長張敏說道。
降本增效“闖”出改革新天地
“環衛分公司成立初期,將12個保潔班組,縮減至9個班組,將電動小清掃車下放至班組管理,優化調整了燃油清掃車清掃路線及清掃頻次,優化了人機相結合道路清掃,對道路保潔工進行了全員摸底,對不適崗的人員進行了勸退、辭退,經過班組及保潔人員清掃路段的調整。今年整體承包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整體優化,在降本節支上下功夫,一月份,節省燃油費用 3 萬元,2 月份精減了37名非全日制工人,預計一年能降低100多萬元用工成本。”劉元兵說道。“面對當前開發區大環境,轄區垃圾清運業務趨于飽和現狀,我們垃圾清運班克服困難,在劉經理的帶領下,成功拓展、洽談了開發區新海高中校區等三家企業垃圾清運業務,為沖刺一季度‘開門紅’奠定堅實基礎”垃圾清運班負責人許月飛介紹道。“3月份,我們環衛分公司加強與翔立分公司及外部市場的調研對接,降低機械設備的維修成本,在工作細節上再查找、再挖潛、再增效,進一步壓縮車輛等各類成本的支出。同時,積極謀劃與明品土石方的合作,拓展徐圩新區海岸垃圾清運業務,提高產值。”劉元兵補充道。
精準施策“管”出發展新效能
“今年來,在保潔管養面積不變情況下,開發區養護費用下浮10點多,面對當前形勢,我們環衛班子第一時間召開會議,開展交流,進一步統一員工思想,保證活動路線、養護路段的質量。承包后,我們還采取了一系列舉措,加大管理力度,自己算賬,精打細算,不亂花每一筆錢。細化管理制度,精減道路保潔現場管理人員,加大督查力度,這種扁平化、精簡化生產管理模式,解決了我們用工難、人多事多遇事推諉踢皮球現象,成效顯著。同時,我們還進一步優化獎懲機制,注重集體觀念,結合季度小指標勞動競賽,通過班組之間開展勞動競賽,大比武大練兵,營造了良好的‘比、學、趕、超’氛圍,廣大職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”劉元兵說道。“今年開發區保潔大合同簽訂后,我們迅速行動起來,充分利用好智慧環衛系統,施行機械化清掃,加大對車輛駕駛員的用車考核,確保每一輛車都能發揮最佳狀態,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大大提高。”環衛分公司支部副書記張會鵬說道。
展望未來,環衛工作任重道遠。我們將繼續努力改善城市的環衛狀況,并為轄區市民提供更加清潔、美麗的生活環境。我們將在環衛整體承包的發展道路上勇于探索,進一步提高技能水平和服務態度,確保廣大職工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。我們也將持續加大推行智慧環衛系統,更新和升級設施,提高其功能和性能,緊跟時代發展步伐。我們在工作中將繼續弘揚“四再”精神,淬煉“四拼”作風,不斷增強全體員工的責任感和緊迫感,團結一心,拼搏奉獻,為沖刺季度及年度生產經營工作目標而努力奮斗。
(北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