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維護權益的“暖心巢”到創新創效的“動力源”,從民主參與的“直通車”到素質提升的“加油站”,灌西投資公司工會深耕四大職能,將服務精準送達職工“最后一公里”,以溫度與力度書寫新時代工會答卷。
以“家”為錨,織密權益守護網
春日的鹽灘上,工會班子帶著勞保物資走向“春季扒鹽”一線,344名鹽業職工接過沉甸甸的關懷。“這關懷比春日的陽光還暖,今晚扒鹽更有勁了!”老班長章保衛的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。2025年,灌西工會細化“四季幫扶+節日定制”雙軌服務:春日送勞保、夏季備清涼、金秋助學子、寒冬遞暖包,讓關愛全年不斷檔。集團運動會上,“齊心協力”趣味賽勇奪桂冠,女職工楊中華感慨:“工會既惦記我們的‘錢袋子’,更牽掛我們的‘心窩子’。”
從勞動保護巡查到普惠服務落地,從文體活動浸潤到矛盾糾紛調解,工會用“三位一體”舉措織密保障網,多年無重大勞動糾紛紀錄,正是“家”的溫度最生動的注腳。
以“干”為刃,鍛造創新動力源
“扒鹽機由3泵改為2泵變頻,單臺每日節電220度!”6月的技術革新研討會上,勞模工匠與技術骨干聯合攻關,破解技術難題,其中2項技術革新成果正在積極申報專利。灌西工會以“實干興業再出發,獻禮十年再起航”為主線,通過設立“黨員先鋒崗”“青年突擊隊”,帶動全員投身“創新創優創效”技術革新,累計收集“鹵水工藝優化”“智能化扒鹽設備改造”等金點子10條。
大干二季度競賽中,勞動熱情與創新活力雙向迸發,正如職工所說:“工會搭臺讓我們的‘技術力’變成了企業的‘生產力’。”這種“勞動競賽+技術創新”的融合模式,讓工會成為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“紅色引擎”。
以“智”為橋,搭建民主同心圓
“一線職工工資漲7%,其他崗位5%!”2025年3月的集體協商會上,職工代表章保衛的提議化作白紙黑字的承諾。為這場“雙向奔赴”,工會提前走訪12個班組,結合職工代表巡視反饋的訴求,將“健康體檢升級”“勞保用品定制”等4項議題納入協商議題。一季度基層行議事會上,公司領導班子與職工代表面對面交流,對所提出的8個具體議題逐條細致解答,明確整改時限與責任部門,確保民主協商事事有回音。
基層議事會、職工代表巡視、集體協商形成閉環,從“鹽灘旁觀者”到“發展決策者”,職工的民主參與讓企業治理的“神經末梢”持續激活。
以“魂”為脈,培育時代新工匠
“海風掠過鹽廩時,沙沙聲里藏著鹽場人‘不被大風吹倒’的精神!”在“十年風華,書香耕夢”讀書月啟動現場,職工代表許東彥的分享引發共鳴。灌西工會以“文化潤心+技能賦能”育“四有”職工:通過圖書推薦、主題沙龍等系列活動,讓閱讀成為風尚;深化“勞模助企行”品牌,組織13場技術幫扶,工匠手把手傳授“鹽田精細化管理”等絕技,重點培養青年骨干。
“工會給的不是獎杯,是讓每個‘鹽工’發光的舞臺。”在“師徒結對”擂臺賽中嶄露頭角的李本亮,道出了職工對成長平臺的珍視。在這里,工匠精神正成為流淌在鹽場人血脈中的價值底色。(楊婕)